学术研讨

论公共图书馆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思考

  • 发布时间:2018-09-21
  • |
  • 作者:刘姿婷
  • |
  • 阅读次数:

 

论公共图书馆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思考               
                            
衡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刘姿婷

 

[摘要] 本文从农村文化生活的现状,分析图书馆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及必要性,并为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新农村建设  服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正是从这一实际国情出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继续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文化部在全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提出:“十一五”期间实现“一乡一站,一村一室,一人一册”的目标,以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逐步使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一样,公平地享有公共文化服务。                                                                                                                                         

笔者正是从农村文化生活的现状,分析图书馆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及必要性,并提出对新农村建设的思路。

1.我国农村文化生活现状分析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具有悠久灿烂辉煌文明的历史,幅员辽阔。然而近年来我国一些农村农民文化生活确不近人意;表现在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这是许多农民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当前农村文化的单调、乏味。更有甚者将篮球场盖上了住宅房,会议室变成了麻将场,走遍全村看不见一张报纸,见到的只有几本地堆上买的描写色情、暴力的所谓小说书―― 这就是一些农村的文化生活。走进这些村庄,除了外出务工的,留下的绝大多数都是在赌博场上度过的。与他们聊天,他们也知道赌博不好,可不赌博做什么呢?这个问题听起来很可笑,其实不可笑,因为,除了赌博,他们没有其他的娱乐活动。没有图书室(馆),没有电影院,没有有线电视,想自娱自乐,没有场所、没有道具、没有牵头人,送戏下乡,也就送到县城,而个体表演队送到乡下的,都是一些带有色情的表演,与其去看这些表演,不如坐在麻将桌旁。在不少地方,乡镇电影放映队纷纷解散,机器设备闲置生锈,农民常年看不到电影。不少地方的基层文化站因运转困难,已经形同虚设。即使在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有的县市10多年前许多村里都有自己的文艺宣传队,吹拉弹唱全是农民,而现在,已经很少看到这样的演出了。健康的文化活动不开展,低俗的东西必然乘虚而入。在农村不少地方,如今赌博盛行,封建迷信活动沉渣泛起,破坏了淳朴的乡风。 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甚至滑坡,主要原因是一些地方政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组织不力。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只重经济建设轻视文化建设,一些县乡领导几乎把全部精力放到跑项目、跑资金上,农村文化建设列不上地方的发展规划,挤不上财政支出项目,原有的公益文化资产流失,阵地萎缩,队伍不稳,有的地方严重瘫痪。文化活动具有娱乐身心、移风易俗、沟通人际关系、提高人的文明素养的特殊功能。这些功能是上经济类项目所不可代替的。富了口袋、穷了脑袋的农民不是新农民。只有把农村文化搞红火,才能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的目标得以实现。

为农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各级党委、政府应该统一认识,把农村文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各级财政应当设立专项资金,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文化实体和文化活动予以大力扶持,坚决制止部分地区挤占、变卖文化设施的行为。

农村文化建设还要重视和培育内生机制。我国农村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烈乡土气息的农村文化活动深受农民群众欢迎。政府应当鼓励和引导农民探索新的投入机制,引入社会资金,支持乡村传统文化健康发展。

2.图书馆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速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新时期的图书馆工作的重点应转向农村,为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

所谓图书馆新农村建设是指:图书馆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所采取的一系列深入实际、面向农村的三下乡支农工作。

3. 图书馆新农村建设必要性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宏伟目标,确实有着新的、深刻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和重大的战略意义。推 进新农村建设,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建立新农村文化,形成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化观。

新农村是个老概念,也是个新概念。说它老,是因为在上世纪50年代我们党就提出了这个问题,强调要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使古老的农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说它新,是因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在提出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之后,经过对三农问题多年探索和思考后作出的决策,有着若干新的含义,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既是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也彰显着新农村建设的理念、思路和方法。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就新农村建设而言,文化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也就是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因此,建设新农村,重要的是需要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和广大农民在加快经济发展、改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一种适合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观念。一旦这种文化观念能够形成并深入人心,就能够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其广泛、稳定而持久的影响。

有这样一件事给我留下了至深的印象。南方有个乡,充分发挥自身资源和区域优势,几乎家家户户生产和经营纺织产品,有的还到海外办起了公司,农民的腰包很快鼓了起来,人均收入由原来的500多元增长到近7000元。然而,由于对农村的硬件和软件建设缺乏明晰的思路和理念,更没有中长期的规划和措施,结果封建迷信沉渣泛起,赌博现象随处可见,黑社会势力猖狂得势,许多农民虽然经济上十分富裕,但精神上相当贫困。由此联想到一些农村致富后好景不长,很快又返贫了。这些状况着实令人不安。

构建新农村建设的文化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关键是要使文化建设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持久、主动的文化经略意识,积极应对时代变迁带来的文化挑战,增进对于科学发展观的认同和理解。只有这样,才能使新农村建设的文化根深叶茂,滋养着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发展起来。

总之,图书馆文化与新农村建设息息相关。如果说经济、环境等要素是新农村建设的硬实力”,那么文化则是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尤其在各种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发展观念互相冲击、碰撞之际,文化的特质更显示出硬实力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实施文化战略是新农村建设的强本固基之举,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4.图书馆新农村建设的思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立足新的发展实践,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对农村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那么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该如何开展?公共图书馆在新农村建设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怎样为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呢?新农村又需要什么样的新文化呢?

笔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逐步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重点是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建设新村镇,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新农民、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新风尚。 

4.1 其思路一:加强农村文化的基础建设

建设新农村,必须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通过农村文化建设,把农民的思想活跃起来,把农民的观念转变过来,把农民的精力集中起来,把农民的动力发挥出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关键要加强农村 阵地基本阵地设施。基本阵地是指图书室、文化站等基础文化设施,这是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载体,它是我国公共图书馆在广大农村的延伸和发展,是一个地区社会文明的窗口。它直接服务于广大农民,对于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引导农民解放思想、增强科学生产力,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成为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基层文化工作者开展基层文化工作的重要保证和中坚力量。为此,各级公共图书馆应定期对基层文化工作者进行相关的业务知识培训,采取走下去,如指派图书馆主要业务部门直接挂钩几个乡镇图书室负责业务指导;请上来,如跟班学习等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培训和指导方式,使图书室的业务朝着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努力使他们成为熟悉农村文化现状,热爱农村文化工作,关心农民文化生活,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基层文化工作者,以适应农 村文化事业不断变化发展的要求,以保证农村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要把农民进行文化建设的热情激发出来。在农民当中,有文化内涵的农民并不少,有文娱天赋的农民并不少,有组织才能的农民并不少,特别是进城务过工的农民,他们已经具备了组织城市文化活动的条件,只要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唱主角,农村的文化活动是能够热热闹闹地搞起来的。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还必须加强农村法制建设。要加大对农村封建迷信、赌博等非法活动的打击力度,一手加强对农民的法制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制意识,一手通过打击赌博等非法活动,把农民进先进、合法的文化设施之中。

新农村建设,不仅要发展经济,要让农民致富,还要不断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仅要重富裕,也要重文化,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和各方面的实惠。

4.2 其思路二:大力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和农村儿童

公共图书馆在新农村建设中应注重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形成良好的社会风貌、进一步完善村民自信机制。建设新农村,离不开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图书馆应发挥自己人力科学知识资源,针对农村实际,举办各种各样培训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这是把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的根本途径,也是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要通过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活跃农村健康的文体活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农民技能培训制度等措施,在农村形成良好的社会风貌,特别要充分利用城市文化、教育、艺术交流,为农村儿童创设良好的校外教育条件,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实现“新农村、新文化、新儿童”,建立乡村童乐园,使新一代农村儿童有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在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的同时,应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通过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4.3 其思路三:建设共享工程的网络平台

目前,我国已建成了遍及城乡的文化设施网点,至2000年底,我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675个,文化站42024个,农村集镇文化中心22171个,图书室59312个,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的群众文化网络。在今年“世界读书日”前后,衡阳少年儿童图书馆依托现有文化设施,以乡镇为依托,乡村为重点,农户及青少年为对象,提出“数字共享 平等阅读”,为城乡群众和儿童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立电子阅览室,进行文化信息资源的传播,建设经费投入的财政保障机制着力于在乡镇村组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中心,设立新农村建设网站平台,建设万村书库工程,加快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引导农民及子女撑握现代科学信息技术,服务农村、建设农村。

4.4 其思路四:构建田间文化乡镇图书室,让农民做农村文化的主角。

农村的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滞后是不争的事实,但农村不是文化的荒漠,它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乡土文化;农民不是没有文化的人群,他们中间卧虎藏龙。散布于广大农村的乡土艺术家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们的艺术养分直接来自于农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相通性,是农村文化事业中最活跃的因子,培养和激励乡土艺术家,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让农民成为农村文化的主角,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近10亿农民,他们的整体素质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新农村建设能否早日实现,影响到我国的综合国力能否尽快提高,学习型社会能否在2010年建成。为此公共图书馆应努力构建田园文化市场环境下的乡镇图书馆(室)。图书馆在乡镇村图书馆(室)的构建中,应从实际出发,坚持国办、民办、多元筹资办馆的原则,依靠社会力量,采用引导鼓励、资助、扶持等多种办法,调动广大民众的积极性。兴办形式多样、方便群众的基层图书馆(室),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教育的需求。而改革的思路应该遵循政府推进,社会主办,多方参与、群众自助的基本方略,即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各方参与,农民受益

图书馆在乡镇村图书馆(室)的构建中,应把县、乡、村、社、户文化功能的阵地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开展图书室、阅览室、文演室、健身室等不同档次的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创建各种民间文娱团队,开办田园学校,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地方文化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与此同时,还应进行全面的业务指导,采取托管式的方法,派专业人员分片管理。在文献信息资源方面,建立流动图书箱、流动图书车,定时定期更换乡、镇、村图书馆(室)的图书。公共图书馆还应从农村实际出发,适时调整送书下乡工作的方向,经常性地开展送书下乡活动。如我馆近几年来向衡山县茶山镇文化馆、衡东县图书馆等陆续送书几万册,给当地群众和儿童送去丰富的精神食粮。在分析调查农村地区的地理环境、资源优势、民情风俗等情况的基础上,图书馆应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编印有利于该地区经济发展,脱贫致富简明易懂、适用性强的各类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实用科技信息资料及法律法规、生活常识、市场信息方面的资料以及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等儿童读物,经常性地利用街道、节假日等较为集中的时间和场所无偿发送给群众和少年儿童。发挥农村图书馆社会教育功能,对农民尤其是青少年定期举办时事教育、农业科技知识系列讲座来满足村民对新科学、新知识的追求和培养,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另外充分利用图书馆优势拓展农村图书馆文化服务和娱乐休闲服务,为提高村民生活质量,陶冶情操,培养良好品质发挥作用。

4.5其思路五:让图书馆知识的光芒洒播到农民工子女心中。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化建设中,中国共有约一亿多农民工,如今,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广大农村联系城市的纽带,他们把农民不辞辛劳的淳朴带进了城市,为城市的建设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他们又把在城市里学会的新思想、新的生活方式带回农村,加速了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可以说农民工对实现中国城乡间的功能整合、利益整合、关系整合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解决好他们的子女教育问题关系到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顺利进行。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公共图书馆尤其是少儿图书馆及时调整适应性,从构建和谐社会,关爱弱势群体出发,打开“绿色通道”,热情提供优质优先服务满足农民工子女阅读与文化需求,鼓励图书馆人员及社会各界为农民工子女捐赠衣物、资金和书籍,为广大农民兄弟解决后顾之忧,让图书馆知识的光芒洒播到农民工子女心中,使他们平等享受社会主义关爱,为新农村建设事业增砖添瓦。

 

【结束语】:党中央已经勾勒出了新农村建设的宏伟蓝图,图书馆作为人类灵魂和智慧的守望者,在建设新农村中负有光荣和神圣的历史使命,虽然前行的路上还困难重重,任重道远。但是人类永远走在从生存向存在的途中,重视过程,不要在乎目的,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农村文献信息服务发展模式及功能探讨》  高永明

2)、《农业院校图书馆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思考》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