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雁声声

《背影》背后的真相:家道中落,父子不和,历时两年才终于和解

  • 发布时间:2021-06-15
  • |
  • 作者:暂无
  • |
  • 阅读次数:

《背影》背后的真相:家道中落,父子不和,历时两年才终于和解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朱自清在他的回忆性散文《背影》中这样写道。文章中真挚、深沉的父爱曾感动了无数读者,却很少有人知道,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朱自清与父亲早已矛盾重重,甚至已经决裂两年。

 

01

 

 

1898年11月,朱自清出生于东海承审官的府邸,六岁随家人迁居扬州,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

朱家是书香门第,朱自清又是家中长子,受家庭的影响,父亲朱鸿钧对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希望他有朝一日能够光宗耀祖,所以从小就对他的学业非常重视。在父亲的严格督教下,朱自清对于经史国文等国学基本典籍有了相当的根基。

1916年,朱自清考入了全国学子心向往之的最高学府——国立北京大学的预科。

 

02

 

 

这似乎是个吉兆,预示着朱家家道的中兴,于是父亲决定好事成双,给儿子完婚。

但事情并未如朱鸿钧所期望的那样发展,1917年冬天,朱鸿钧丢了工作,年迈的祖母也因为不堪迭遭变故而辞世,没有经济来源又不善理财的朱鸿钧生活每况愈下,脾气变得非常暴躁,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对人怒目相向。

1921年夏天,毕业的朱自清接受母校的邀请,回到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今扬州中学)任教。那一阵子,朱鸿钧十分得意,认为儿子为他在父老乡亲面前挣了面子。

但不久后,父子俩因为工资的分配问题有了矛盾,朱鸿钧认为“父亲花儿子的钱天经地义”,控制了儿子对自己工资的支配权,而朱自清认为,自己的工资应该由自己支配。于是,朱自清便愤然辞职,并只身去了上海,这让父亲十分恼怒,盛怒之下,他把朱自清的妻子和孩子一起赶回了娘家。

1922年暑假,朱自清想主动缓和与父亲之间的矛盾,便带着妻儿回到了老家,但令他没想到的是,朱鸿钧竟连门都不让他进。

1923年,朱自清再次回家探亲,父子俩又一次起了争执,积蓄多年的矛盾终于爆发。在此之后,两人几乎再未联络过。

 

03

 

 

直到1925年,身体状况渐不如前的朱鸿钧开始思念儿子。他主动给朱自清寄去了一封家书,信中写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接到这样的信,朱自清泪如泉涌,他和父亲几年的积怨,在看到父亲感叹“大去不远”的一瞬土崩瓦解了。怨恨消散之际,过往与父亲种种美好的回忆也滚滚涌来。

那年办理祖母的丧事后,朱自清回北京读书,父亲则去南京谋事,两人同行了一阵,在南京,父亲唠唠叨叨地叮嘱,到了车站,又坚持去给自己买橘子,“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朱自清拿起笔,写下了对父亲深切的思念,“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925年11月22日,《背影》发表在民国著名刊物《文学周报》上,叶圣陶赞誉它“人不能轻易一字”。不久,朱自清以《背影》为题的散文集出版,他把书寄回扬州老家,拿到书的朱鸿钧迫不及待地戴上老花镜一字一句地读着儿子的文章。朱自清三弟朱国华在回忆父亲看到《背影》散文集的情景时说:“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珠,好像猛然放射光彩。”

那一刻,这对积怨多年的父子,终于尽释前嫌,握手言和。

天下间,父母与子女的爱,从来都是一样毫无保留的,即使有再多隔阂,也会有融化的一天。马上就要到父亲节了,祝所有平凡而伟大的父亲节日快乐,愿我们都能在成长中,学会珍惜。

《背影》

 


作者:朱自清

演播:艾晨

《背影》是朱自清的第一本散文集,其同名散文《背影》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篇经典回忆性纪实抒情散文,曾多次被选入初中语文教科书。本书收录了朱自清的《背影》 《荷塘月色》《旅行杂记》《一封信》等代表作。这些文章思想内涵丰富,是凸显朱自清散文水准的经典作品,值得反复品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