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

威廉C·对斯多基对手语语言学研究的贡献

  • 发布时间:2019-10-16
  • |
  • 作者:网管员
  • |
  • 阅读次数:

威廉C·斯多基(William C.Stokoe,1919-2000年)美国手语的倡导者,著名的手语语言学家,也是最有影响力的聋教育家之一。1955-1970年间,历任加劳德特大学英语系教授和董事会主席。初到加劳德特大学时,斯多基对于手语甚至耳聋等知识还知之甚少,但他很快便对聋生娴熟自如的手语产生了兴趣,并开始了对美国手语的潜心钻研。尽管直至他1984年退休之时手语仍不够娴熟,但他一生所致力的美国手语语言学的研究成就却使他赢得了美国手语之父的赞誉。
    传统上对手语进行的分析研究主要是以手势(Sign)作为基本单位。在60年代之前,美国聋人使用的手语(ASL)一直被误认为是一种支离破碎的、简化的英语语言形式,是一种视觉接受的手势代码英语(MCE),手势也被误认为是无法分析的一个整体,且没有内在的结构。斯多基教授对于美国手语的兴趣也是从手势开始的,1960年,他钻研了美国手语的手势构成(signforma-tion),并发表了第一篇美国手语研究专论,《手语的构造》(Sign Lan-guageStructure),他发现手势的构成好似口头语言中的语音系统,手势和口语中的单词一样也可以分解成更小的语音单位(音素、音位等)。后来他提出了手势构成的三个参数:
    TAB(手势的方位,location);(2)DEZ(手的形态或指式,hand—shape);(3)SC(手的移动,motion),并发明创造了第一套记录手势的书面符号系统,即“斯多基符号体系(Stokoenotation)。这一手语的书面符号系统一共包含了55个符号,其中表示手势方位的TAB符号共有12个,如符号“门”代表前额或眉毛,脸的上部;符号“u”代表下颏,脸的下部;表示手形的DEZ符号共有19个,如符号“A”代表握紧的手的手形,与手势字母‘a‘s’或‘t’手形相似;符号“5”代表着张开的手的手形等;表示手的移动的S/G符号有24个,如符号“八”代表向上移动;“V”代表向下移动;“T”代表朝向自身方向移动等。这三种手势参数符号按照T-D—‘的顺序排列,如英文“know"(知道,了解)一词,其手势的参数符号是“TD‘”;手势的书面记录符号为“门B/”。这样,以这三种参数符号的不同组合便可以描述和记录下各种手势,就好像是手语的书面符号系统一样。之后,Battison(1973)又增加了第四个手势的“语音参数”——Orientation(手掌的朝向),从而使美国手语的语言学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1965年,斯多基教授与两名聋人同事(DorothyC.Casterline&CarlCCroneberg)合手作编撰出版了第一部美国语辞典——《飞美国手语语言学规则辞典》(A Dictionary OfAmerican-sign Language On Linguistic Princi-pies),辞典收录的每个手势都配以图片、英语单词和斯多基符号体系。这部辞典开创了美国手语书面记录体系的研究,并对研究、保存和传播手语有极其重要的贡献。1972年,斯多基教授在美国加劳德特大学创立了第一个美国手语语言研究实验室,创办了第一份《手语研究》杂志(SignLanguageStudies),并担任创刊编辑。
    斯多基教授作为语言学家对于美国手语语言学特征的研究,加之其富有影响力的手语著作的出版,有力地改变了人们对于美国手语的错误认知,手语不再以简化而支离破碎的视觉英语的形式现身,而是一种复杂而富有生机的自然语言,和世界上所有的口头语言一样具有自身独立的句法和语法功能。他出色的研究工作使美国手语作为一门真正的语言而赢得了语言学界的认可,从而奠定了美国手语在语言学界的合法地位。斯多基教授将手语视为完全符号化的一门真正语言的信念逐渐获得了更为广泛的接受,从而使聋教育界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价聋生的教学方法体系,手语在’聋教育界的声望和地位也获得了极大的提升,目前美国手语已被公认是耳聋学生进行教学的有效工具。随着美国手语其语言和教育地位的合法确立,手语也带给了美国聋人在人权、文化、教育、生活等方方面面的改变。斯多基掀起的手语语言学运动及其影响已超越了国界,目前挪威、丹麦、瑞典等国家的法律已经肯定了手语的地位和价值。
    2000年.斯多基完成了他人生的最后一部著作<60手表现的语言:为什么手势先于说话》(Language inHand:WhySignCameBeforeSpeech),并捐赠25万美元成立以他名字命名的聋人语言和文化人种学研究基金。他一生对于手语语言学的研究贡献,不仅提升了美国手语在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声望和地位,而且也间接提升了聋人的自我意识,他是聋人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衡阳市少儿馆闵巧摘自《现代特殊教育》2005.9第35页